灰面鵟鷹 (Gray-faced Buzzard),學名Butastur indicus,屬名Butastur在拉丁文中為【鵟鷹】的意思,而種名 indicus 意思是【印度的】,意思就是印度的鵟鷹。
灰面鵟鷹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於東北亞 (中國東北、朝鮮半島、日本) 繁殖;冬天會到中國華南、東南亞、菲律賓、印尼群島等地度冬。台灣位於灰面鵟鷹遷徙的重要路線上,在每年的春天、秋天兩季,常見到鷹群過境,因此灰面鵟鷹在台灣又被稱為【國慶鳥】(因秋過境高峰多發生於國慶日附近)、【清明鳥】【掃墓鳥】(春過境大多在清明節前後) 、【南路鷹】(八卦山一帶的稱呼,指從南方而來的鷹)。
灰面鵟鷹在台灣是常見的過境鳥,冬天亦有少量度冬,過境期全島皆可見到灰面鵟鷹,也會經過高海拔山區 (如塔塔加、自忠附近)。
灰面鵟鷹在台灣的分布地圖
外觀特徵
灰面鵟鷹的體長43~47 cm,成鳥頭部灰褐色,臉灰色,成鳥的虹膜為金黃色,雄鳥無眉線或不明顯,雌鳥則有明顯的白色眉線。頸側、背面和雙翼背面為紅褐色。成鳥的喉央線明顯,雄成鳥胸口整片為均勻的褐色橫帶,而雌鳥胸部為褐色夾雜白色斑紋。雄鳥和雌的腹部皆為白色帶有褐色橫紋,尾羽背面褐色,腹面有3-4條黑色橫帶,最外側兩支尾羽橫帶不明顯。幼鳥頭部背面褐色無紅色調,有淡色羽緣,虹膜為褐色,腹面為褐色縱紋,和成鳥不同。
生態
灰面鵟鷹在台灣沒有繁殖記錄,主要是過境鳥,過境的路線和夜棲地有固定的喜好,秋過境時最知名的為屏東滿州鄉里德、港口村一帶。春過境則以彰化八卦山脈為最有名的過境點,每年屏東縣野鳥學會和彰化縣野鳥學會均會在這兩地辦理賞鷹季的解說活動。也由於夜棲地點固定,早年灰面鵟鷹過境台灣受到捕獵情形十分嚴重,目前列名保育類禁止捕獵後,數量有回升跡象。灰面鵟鷹以蛙類、蛇類、大型昆蟲(如台灣大蝗)為食。
參考資料
1. 蕭木吉、李政霖 (2014)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農委會林務局、台北市野鳥學會。
2. 劉小如、丁宗蘇、方偉宏、林文宏、蔡牧起、顏重威 (2012) 台灣鳥類誌 第二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3. 陳世中、張月烜、曹美華 (2003) 台灣猛禽飛行辨識手冊;社團法人台灣猛禽研究會
4. 林文宏、鄭司維 (2020) 猛禽觀察圖鑑(全新增訂版);遠流出版社。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