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澤鵟 Eastern Marsh-Harrier

by | Last Updated: 12 月 28, 2021 | 鷹科 Accipitridae | 0 comments

東方澤鵟 Eastern Marsh Harrier

Eastern Marsh Harrier


台灣生息狀態:不普遍過境鳥、不普遍冬候鳥

東方 (Eastern Marsh Harrier),學名 spilonotus,又稱白腹鷂、東方,是鷹科 (Accipitridae) 澤鵟屬 (Circus) 的一種日行性

東方澤鵟主要於西伯利亞、蒙古、中國東北、庫頁島、日本北海道等地繁殖。冬天會遷徙至日本南方、韓國、中國華南地區、東南亞等地度冬。東方澤鵟在台灣地區為不普遍的冬候鳥和過境鳥。度冬的環境以長滿蘆葦的草澤溼地為主,例如嘉義鰲鼓溼地、濁水溪口溼地等皆有穩定度冬的記錄。過境期時也可能出現在草地、鹽田、防風林等環境。

東方澤鵟台灣分布地圖

東方澤鵟在台灣的分布地圖

外觀特徵

東方澤鵟體長47-55 cm,翼展 119–145 cm,腳黃色,嘴黑色。成鳥的虹膜黃色,幼鳥虹膜褐色;成鳥的蠟膜黃色,而幼鳥的蠟膜呈黃綠色。以上特徵可用來辨別東方澤鵟的成幼。東方澤鵟飛行時翅狹長,雙翼常上掦呈淺V字型,在草澤溼地上空飛行,一邊低頭尋找獵物。

東方澤鵟的體色多變,在台灣可以看到中國型和日本型兩種外型的族群。

中國型 (大陸型)

中國型的東方澤鵟雄、雌鳥體色不同,雄鳥又可分成黑頭型和灰頭型。黑頭型雄鳥頭黑色,背部和翼上覆羽呈黑色並雜有一些白色斑點,灰頭型雄鳥的頭、頸至胸前為灰褐色縱紋,兩種的腹面皆為白色,胸前有黑褐色細緃紋,翼尖黑色。雌鳥羽色大致為褐色,頭、頸、胸腹有縱細紋,尾上覆羽顏色較淡,尾羽褐色有數條黑色橫帶。

日本型

日本型的雄成鳥與中國型的雌成鳥羽色類似,但中央尾羽為灰色,無明顯黑色橫紋。雌鳥大致為褐色,身上斑紋較少,幼鳥在頭部、翼上覆羽、胸腹部常帶有大片乳黃色區域,隨年齡增長逐漸消失。

 不過東方澤鵟的羽色多變,老實說除了特徵明確的中國型雄鳥外,個人覺得在野外看到棕色系的東方澤鵟,要辨識是哪一色型、性別仍然有一定的難度,個人曾記錄到的東方澤鵟數量不多,尚未收齊各種年齡、色型的東方澤鵟照片,期待未來能有更多觀察記錄的機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eBird 及 Macaulay Library上的東方澤鵟照片。

東方澤鵟 Eastern Marsh Harrier

東方澤鵟中國黑頭型雄鳥:頭部、背面、翼上覆羽為黑色,有些會雜有白色斑紋。

東方澤鵟 Eastern Marsh Harrier 黑頭型雄鳥

東方澤鵟中國黑頭型雄成鳥,翼尖的初級飛羽黑色,其他翼下覆羽、飛羽為白色。

東方澤鵟 Eastern Marsh Harrier 灰頭型雄鳥

東方澤鵟中國灰頭型雄鳥 (亞成):頭部至前胸為灰褐色縱紋,翼尖初級飛羽有黑色橫紋。

東方澤鵟 Eastern Marsh Harrier 灰頭型雄鳥

東方澤鵟中國灰頭型雄鳥 (亞成):頭部至前胸為灰褐色縱紋,背面灰褐色帶有白色斑紋。

東方澤鵟 Eastern Marsh Harrier 幼鳥

東方澤鵟日本型幼鳥,頭部、翼上覆羽有明顯的乳黃色區域;虹膜為褐色。

東方澤鵟 Eastern Marsh Harrier 幼鳥

東方澤鵟日本型幼鳥,頭部、前胸有明顯的乳黃色區域;虹膜為褐色;初級飛羽無橫紋。。

東方澤鵟 Eastern Marsh Harrier 幼鳥

東方澤鵟中國型幼鳥?虹膜褐色;胸部、翼下覆羽滿佈淡色縱紋,初級飛羽末端黑色慸有黑色橫紋。

東方澤鵟 Eastern Marsh Harrier 幼鳥

東方澤鵟中國型幼鳥?

生態

東方澤鵟常出現在長滿蘆葦的低海拔水域,例如海岸、河床的溼地,也會出現在水域附近的農田、草地、鹽灘等環境。食物來源多樣,包括中小型鳥類 (常見捕食小型雁鴨、秧雞)、小型哺乳類 (如老鼠) 等。 

 

東方澤鵟

東方澤鵟常出現在長滿蘆葦的溼地附近

東方澤鵟 Eastern Marsh Harrier 黑頭型雄鳥

較蘆葦低矮的草地也是東方澤鵟喜歡出沒的環境。

參考資料:

1. 蕭木吉、李政霖 (2014)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農委會林務局、台北市野鳥學會。

2. 劉小如、丁宗蘇、方偉宏、林文宏、蔡牧起、顏重威  (2012) 台灣鳥類誌 第二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3. 廖本興 (2021) 臺灣野鳥圖鑑  陸鳥篇【增訂版】; 晨星出版

3. Orta, J., G. M. Kirwan, E. de Juana, and J. S. Marks (2020). Eastern Marsh-Harrier (Circus spilonotus), version 1.0. In Birds of the World (J. del Hoyo, A. Elliott, J. Sargatal, D. A. Christie, and E. de Juana, Editors).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Ithaca, NY, USA. https://doi.org/10.2173/bow.easmah1.01

0 Comments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雨燕和黃山雀是一對因賞鳥而相識的夫妻,熱愛賞鳥、攝影、旅遊。如有使用本站照片或文章的需求,請透過FBIG與我們連絡。

We are a couple who love bird watching, photography, and travel. If you need to use photos or articles on this site, please contact us through facebook or instagram.

猜猜我是誰 Guess Who?

依時間分類 Archive

標籤 Tag

台灣的水鳥 台灣的冬候鳥 Birds wintering in Taiwan waterbirds of taiwan 臺灣的水鳥 台灣的過境鳥 Birds breeding in Taiwan 在台灣繁殖的鳥類 Waders of Taiwan 台灣的留鳥 台灣的迷鳥 台灣的猛禽 臺灣的冬候鳥 shorebirds of Taiwan 台灣的鴨子 雁鴨科 台灣的野鳥 臺灣的野鳥 台灣的野鴨 Raptors of Taiwan 鷸科 Scolopacidae 野鴨 Ducks of Taiwan Vagrants of Taiwan 台灣的雁鴨 Migratory birds of Taiwan 台灣特有亞種鳥類 野生鴨子 野生雁鴨 Endemic species of Taiwan 台灣野鳥 Birds of Prey 台灣水鳥 wild ducks of Taiwan 臺灣的留鳥 台灣特有種鳥類 猛禽 臺灣的猛禽 Vagrant of Taiwan Anatidae 台灣的稀有冬候鳥 鴴科 Endemic Birds of Taiwan Falcon Taiwan 台灣特有種昆蟲 蜻蜓 waterbird 冬候鳥 涉禽 近似種辨識 台灣保育類動物 鶲科 歐洲的鳥 在台灣繁殖的鳥 Sandpiper Goose 台灣的過境猛禽 Muscicapidae Birds of Europe Birds of Deutschland 山雀科 Migratory Raptors of Taiwan Birds of Germany 鷹科 台灣的海鳥 Seabirds of Taiwan Birds wintering in Kinmen vagrant birds of Taiwan Charadriiformes 德國的鳥 Waders Charadriidae 阿里山 台灣特有種 Endemic Insects of Taiwan Endemic Dragonflies of Taiwan 昆蟲 台灣特有亞種 wader 台灣的蜻蜓 shorebird 臺灣水鳥 反嘴鷸 雉科 Platalea minor black-faced spoonbill 黑臉琵鷺 黑面琵鷺 Phasianidae 高海拔 賞鳥 帝雉 小笠原山 嘉義 Alishan 白額雁 黑長尾雉 朱鷺科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