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胸鶲 Brown-breasted Flycatcher
褐胸鶲 (Brown-breasted Flycatcher),學名Muscicapa muttui,是一種中型的森林鶲科鳥類,牠們有著圓潤的大頭和明顯的眼圈。褐胸鶲在台灣為迷鳥,僅有幾筆紀錄,出現於海岸防風林、離島等地點。
褐胸鶲 (Brown-breasted Flycatcher),學名Muscicapa muttui,是一種中型的森林鶲科鳥類,牠們有著圓潤的大頭和明顯的眼圈。褐胸鶲在台灣為迷鳥,僅有幾筆紀錄,出現於海岸防風林、離島等地點。
灰斑鶲 (Muscicapa griseisticta) 是一種小型灰色鶲科鳥類,體型約 12.5–14 公分,胸部有明顯的灰色縱紋,翅膀較長,停棲時翅長可達尾羽一半以上。牠們繁殖於中國東北、朝鮮北部及俄羅斯東南,冬季遷徙至東南亞度冬,在台灣是較為不普遍的過境鳥。灰斑鶲多出現在中低海拔的樹林中,過境期可能出現在林緣或高海拔地區。此物種無亞種劃分,外觀與寬嘴鶲和烏鶲相似,但可依胸前縱紋等特徵區別。
寛嘴鶲 (Asian Brown Flycatcher),學名Muscicapa dauurica,又稱北灰鶲、闊嘴鶲,是一種灰色系的鶲科,有著白色的眼圈和眼先,胸和腹部為污白色—灰色,沒有明顯的斑紋。經常停棲在突出的枝頭,飛出捕食空中的昆蟲。在台灣為不普遍的過境鳥,有少量度冬的紀錄。
藍歌鴝 (Siberian Blue Robin),學名Larvivora cyane,藍歌鴝雄鳥的背面藍色,腹面白色,停棲時身體的姿勢常呈水平狀,主要於日本、韓國、中國東北、西伯利亞等地繁殖,至東南亞中南半島等地度冬,常出現於茂密森森底層,台灣於過境期有少量紀錄,為稀有的冬候鳥。
花澤鵟 (Pied Harrier),又稱鵲鷂,學名Circus melanoleucos,雄成鳥背面有黑色花紋所形成的三叉戟圖案。花澤鵟繁殖地在東北亞地區 (西伯利亞東部、中國東北、北韓),冬季至東南亞、印度等地度冬,花澤鵟在台灣為稀有的過境和冬候鳥。
本名錄依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Taiwan Wildbird Federation) 鳥類紀錄委員會所修訂的 2020年台灣鳥類名錄編輯而成,共有674種,如果本站已經有小檔案者會將連結新增於本名錄,以方便大家檢索。
彎嘴濱鷸 (Curlew Sandpiper),學名Calidris ferruginea,又名【滸鷸】是一種中小型的水鳥,有著長且略向下彎曲的嘴喙。學名中的ferruginea在拉丁文中為鏽紅色之意,以彎嘴濱鷸繁殖羽的羽色而得名。彎嘴濱鷸的繁殖地位於西伯利亞最北的北極海沿岸,至非洲南部、印度、東南亞、澳洲等地度冬。在台灣主要在過境期出現。
彩䴉 (Glossy Ibis) 學名 Plegadis falcinellus,成鳥全身大致為銅褐色,嘴長且向下彎,呈鎌刀狀。廣泛分布於歐洲、亞洲、澳洲等地。在台灣的生息狀態為迷鳥,過去僅有零星記錄,但2020年於屏東東港出現一群17隻並疑似有繁殖行為,未來是否會擴散至台灣並落地生根成為留鳥,有待繼續觀察。
黃爪隼 (Lesser Kestrel),學名Falco naumanni,外型與台灣常見的冬候鳥紅隼 (Eurasian Kestrel) 類似,但體型較小。這篇文章介紹了黃爪隼的特徵和生態,並詳細比較了黃爪隼和紅隼外觀上的不同。
我們十分歡迎大家使用本站的內容,希望大家在使用前先仔細閱讀授權使用說明,合理使用本站的內容,以免不小心觸犯著作權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