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是 「台灣的過境鳥」 的文章

歐洲的鳥 Birds of Europe戴菊科 Regulidae
戴菊 Goldcrest
戴菊 Goldcrest

戴菊 Goldcrest

戴菊鳥 (Goldcrest, Kinglet) 學名 Regulus regulus,體型很小,頭頂中央有黃色的冠羽,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的針葉林和混交林中,分布很廣,目前存在14個亞種,在台灣出現的為R. r. japonensis 亞種,但紀錄不多,為稀有的過境鳥,紀錄多出現於海岸防風林、離島等過境鳥出現熱點。戴菊鳥在歐洲的一些傳說中被視為是鳥類的國王,其學名Regulus在拉丁文中為國王之意。

繼續閱讀

鷸科 Scolopacidae
紅領瓣足鷸 Red-necked Phalarope
紅領瓣足鷸 Red-necked Phalarope

紅領瓣足鷸 Red-necked Phalarope

紅領瓣足鷸 (Red-necked Phalarope),學名Phalaropus lobatus,是一種小型的海鳥,是三種瓣足鷸之中體型最小的,主要生活於海面上,夏季繁殖於歐亞大陸和北美北極圈的苔原,冬季遷徙至熱帶地區海域度冬,台灣主要於過境期出現於海岸溼地、魚塭或海面上,是普遍的過境鳥。

繼續閱讀

鷸科 Scolopacidae
半蹼鷸 Asian Dowitcher
半蹼鷸 Asian Dowitcher

半蹼鷸 Asian Dowitcher

半蹼鷸 (Asian Dowitcher),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水鳥,有著長且筆直的嘴,在腳趾之間有半蹼,是種名和中文俗名的由來。於西伯利亞、蒙古、中國東北繁殖,冬季至印度、東南亞、印尼、澳大利亞等地度冬,半蹼鷸在台灣為稀有的過境鳥,多於海岸溼地出現。

繼續閱讀

鷸科 Scolopacidae
翻石鷸 Ruddy Turnstone
翻石鷸 Ruddy Turnstone

翻石鷸 Ruddy Turnstone

翻石鷸 (Ruddy Turnstone),學名Arenaria interpres,是一種小型的水鳥,翻石鷸覓食時常翻開石塊或貝殼,是翻石鷸中文和英文俗名的由來。翻石鷸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大洲。夏季於北半球歐亞大陸和北美洲高緯度地區海岸繁殖,至較低緯度的北半球或南半球海岸度冬。

繼續閱讀

雨燕科 Apodidae
白喉針尾雨燕 White-throated Needletail
白喉針尾雨燕 White-throated Needletail

白喉針尾雨燕 White-throated Needletail

白喉針尾雨燕 (White-throated Needletail),學名Hirundapus caudacutus,是一種外型粗壯的雨燕,種小名的caudactus是由拉丁文的cauda (尾部)與actus (針) 所組成,以這種鳥尾羽末端突出的尖刺而得名。白喉針尾雨燕全身黑褐色,翼狹長,背部灰白色,有白色的喉部和尾下覆羽。

繼續閱讀

鷹科 Accipitridae
灰面鵟鷹 Gray-faced Buzzard
灰面鵟鷹 Gray-faced Buzzard

灰面鵟鷹 Gray-faced Buzzard

灰面鵟鷹 (Gray-faced Buzzard),學名Butastur indicus,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於東北亞繁殖;冬天會到中國華南、東南亞、菲律賓、印尼群島等地度冬。台灣位於灰面鵟鷹遷徙的重要路線上,在每年的春天、秋天兩季,常見到鷹群過境,因此灰面鵟鷹在台灣又被稱為國慶鳥、清明鳥、掃墓鳥、南路鷹。

繼續閱讀

鷸科 Scolopacidae
流蘇鷸 Ruff 雄鳥繁殖羽
流蘇鷸 Ruff

流蘇鷸 Ruff

流蘇鷸 (Ruff) 是一種中型的涉禽,學名 Calidris pugnax,種名的pugnax源於minutus,在拉丁文中是【好鬥】的意思,以流蘇鷸在繁殖季節求偶時,雄鳥於求偶場 (Lek mating) 好爭鬥的行為而得名。

繼續閱讀

小雨燕和黃山雀是一對因賞鳥而相識的夫妻,熱愛賞鳥、攝影、旅遊。如有使用本站照片或文章的需求,請透過FBIG與我們連絡。

We are a couple who love bird watching, photography, and travel. If you need to use photos or articles on this site, please contact us through facebook or instagram.

猜猜我是誰 Guess Who?

熱門文章 Popular Posts

文章分類 Category

依時間分類 Archive

Pin It o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