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足鷸 Gray-tailed Tattler

by | Last Updated: 12 月 28, 2021 | 鷸科 Scolopacidae | 0 comments

黃足鷸 Gray-tailed Tattler

台灣生息狀態:

黃足鷸 (Gray-tailed Tattler),又稱,學名Tringa brevipes,為東亞澳遷徙線上常見的一種鷸科水鳥,主要於東西伯利亞地區繁殖,冬天遷徙至東南亞、澳洲等地度冬。在台灣沒有繁殖記錄,是常見的過境鳥。

學名中的屬名Tringa源自古希臘Trungus,亞里士多德曾經提到過像鶇大小的水鳥,後來該字在1599年被用於青足鷸及相近的水鳥。種名的brevipes在拉丁文中意思是短(brevi-)腳(pes),學名合在一起意思就是【短腳的鷸】。

黃足鷸

黃足鷸在台灣的分布地圖

外觀特徵

黃足鷸體長23-27 cm, 雌雄鳥外型相近,腳短,呈黃色。喙呈黑褐色,長且直,下嘴基顏色較淡。

繁殖羽頭頂至後頸灰褐色,眉斑白色,眼先與過眼線黑色,頭側及前頸白色,有灰褐色縱紋。背部為一致的灰褐色。胸、腋及尾下覆羽白色,有灰
褐色橫紋,腹部中央全白色。

非繁殖羽頸胸及腋部無橫紋,呈灰褐色,腹面白色。

幼鳥羽色與非繁殖羽相近,但在翼上覆羽、尾羽的邊緣帶有白色斑紋。

黃足鷸 Gray-tailed Tattler

黃足鷸繁殖羽

黃足鷸 Gray-tailed Tattler

黃足鷸的腳短,呈黃色。幼鳥與非繁殖羽相近,但有背面的覆羽邊緣有白色斑紋

黃足鷸 Gray-tailed Tattler 幼鳥 Juvenile

成小群於海岸礁岩上休息的黃足鷸

黃足鷸 Gray-tailed Tattler

飛行中的黃足鷸

黃足鷸 Gray-tailed Tattler

黃足鷸幼鳥與非繁殖羽相近,但有背面的覆羽邊緣有白色斑紋

生態

黃足鷸在過境期常成群於海岸溼地出現,退潮時於泥灘上奔跑覓食,以蟹類為主食,也會取食其他甲殼類、多毛綱無脊椎動物、昆蟲等。

 

參考資料:

1. 蕭木吉、李政霖 (2014)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農委會林務局、台北市野鳥學會。

2. 劉小如、丁宗蘇、方偉宏、林文宏、蔡牧起、顏重威  (2012) 台灣鳥類誌 第二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3. Van Gils, J., P. Wiersma, G. M. Kirwan, and C. J. Sharpe (2020). Gray-tailed Tattler (Tringa brevipes), version 1.0. In Birds of the World (J. del Hoyo, A. Elliott, J. Sargatal, D. A. Christie, and E. de Juana, Editors).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Ithaca, NY, USA. https://doi.org/10.2173/bow.gyttat1.01

您可能也有興趣 Related Articles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boba-icon
請我喝珍奶!

0 Comments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雨燕和黃山雀是一對因賞鳥而相識的夫妻,熱愛賞鳥、攝影、旅遊。如有使用本站照片或文章的需求,請透過FBIG與我們連絡。

We are a couple who love bird watching, photography, and travel. If you need to use photos or articles on this site, please contact us through facebook or instagram.

猜猜我是誰 Guess Who?

熱門文章 Popular Posts

依分類 Category

依時間 Archive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