蠣鴴 (Eurasian Oystercathcer),又名蠣鷸、歐亞蠣鴴。學名Haematopus ostralegus,是一種有著長長紅色嘴喙、體色黑色分明的水鳥,因嗜食牡蠣而得名,於北歐、中亞、西伯利亞、中國東北等地繁殖,冬季至非洲、中東、南亞、東亞海岸度冬,台灣近年僅有零星幾筆觀察紀錄,而在金門地區為普遍的冬候鳥,並有少數為留鳥族群。
蠣鴴在全球可分為四個亞種,其差異主要為喙長及白色翼帶的長度,其中指名亞種 (H. o. ostralegus) 於北歐、西歐繁殖,台灣、金門出現的亞種為 H. o. osculans,分布於東亞地區,有較長的腳,且白色翼帶較短,未達最外側的五枚初級飛羽。
外觀特徵
蠣鴴體長40 – 47.5 cm,有長且直的橙紅色嘴喙,尖端顏色較淺。腳粉紅色。頭、頸、胸、背部、翼上覆羽、尾羽末端為黑色,腹部、腰部、尾下覆羽及尾羽基部為白色,整體黑白分明,不易錯認。飛行時背面可見粗大的白色翼帶,從次級飛羽內側延伸至初級飛羽並逐漸變窄。
生態
蠣鴴在台灣的紀錄多零星單獨出現在海岸的河口、沙洲等溼地,金門在冬天可見到較大量的族群,蠣鴴的主食為雙殼綱和其他貝類,也會取食螃蟹、蚯蚓等食物。蠣鴴主要在沙灘、鹽沼,有些族群也會到較內陸的水域附近、農地繁殖。繁殖時有很強的領域性,會低飛並發出連續的”匹匹匹匹匹”叫聲以驅趕入侵者。
參考資料
1. Hockey, P., G. M. Kirwan, and P. F. D. Boesman (2020). Eurasian Oystercatcher (Haematopus ostralegus), version 1.0. In Birds of the World (S. M. Billerman, B. K. Keeney, P. G. Rodewald, and T. S. Schulenberg, Editors).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Ithaca, NY, USA. https://doi.org/10.2173/bow.euroys1.01https://doi.org/10.2173/bow.shtsan.01
2. 蕭木吉、李政霖 (2014)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農委會林務局、台北市野鳥學會。
3. 劉小如、丁宗蘇、方偉宏、林文宏、蔡牧起、顏重威 (2012) 台灣鳥類誌 第二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