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原豆雁 Tundra Bean Goose
凍原豆雁 (Tundra Bean Goose),學名Anser serrirostris,是一種體色深灰褐色的大型雁類,喙前端有小橙色斑,繁殖於歐亞大陸北極圈凍原帶的湖泊、河流等水域,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
凍原豆雁 (Tundra Bean Goose),學名Anser serrirostris,是一種體色深灰褐色的大型雁類,喙前端有小橙色斑,繁殖於歐亞大陸北極圈凍原帶的湖泊、河流等水域,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
寒林豆雁 (Taiga Bean Goose),學名Anser fabalis,是一種體色深灰褐色的大型雁類,嘴上有橙色斑,寒林豆雁與凍原豆雁 兩者過去多視為同種,但兩者的外型和繁殖環境有所不同。寒林豆雁繁殖於歐亞大陸寒帶針葉林,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
棕頭鷗 (Brown-headed Gull),學名Chroicocephalus brunnicephalus, 外型和紅嘴鷗很像,但體型較大,且眼為淡色。分布於中亞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山區湖泊,冬季至印度、東南亞等地度冬,在台灣為罕見的迷鳥,僅有數筆度冬紀錄,多出現於海岸溼地。
紅嘴鷗 (Black-headed Gull),學名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是一種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的小型海鷗,主要繁殖地位於歐亞大陸歐洲和俄羅斯地區,冬季在台灣沿海各溼地十分容易見到度冬的紅嘴鷗,是常見的冬候鳥。
朱鸝 (Maroon Oriole),在台灣話又名紅鶯(âng-ing),學名Oriolus traillii,是一種分布於台灣和東南亞地區的黃鸝科鳥類,外型有鮮豔的紅色和黑色,主要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森林,分布於台灣的亞種 (O. t. ardens) 為台灣特有亞種。
台灣叢樹鶯 (Taiwan Bush Warbler) 學名Locustella alishanensis,又名褐色叢樹鶯、台灣短翅鶯,是一種僅分布於台灣中海拔山區的台灣特有種鳥類,個性隱密,繁殖期時的鳴唱聲像電報 "滴..答答滴, 滴..答答滴" 十分嘹亮且極具辨識性,因此也被鳥友稱為【電報鳥】。
斑頭雁 (Bar-headed Goose) 外型特殊,白色的頭在眼後與後冠有兩條黑色條紋,主要在中亞、蒙古、中國的高原湖泊繁殖,遷徙至南方度冬,台灣於2021年首次出現斑頭雁,是台灣的迷鳥。
環頸雉 (Ring-necked Pheasant) Phasianus colchicus formosanus台灣特有亞種稀有留鳥環頸雉,由名稱就可以得知其頸部的白色頸環為明顯特徵。環頸雉普遍分布於亞洲,亞種甚多。P. c. formosanus 為台灣特有亞種,台灣有較穩定記錄的地點以南部平原和花東緃谷地區居多。生活於低海拔的草叢、灌叢、旱田、河床等環境,唯本種亞種甚多,野外亦有可能見到引入或逸出的外來亞種 (如引入金門的華東亞種)。...
青背山雀 (Green-backed Tit) 又名綠背山雀,學名 Parus monticolus,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區、中國西南地區、緬甸、越南以及台灣,青背山雀在台灣是普遍留鳥,主要棲息環境為中高海拔山區的闊葉林。出現於台灣的亞種 P. m. insperatus 為台灣特有亞種
灰喉針尾雨燕 (White-throated Needletail),學名Hirundapus cochinchinensis,是一種外型粗壯的雨燕,主要分布於台灣、海南島、中南半島地區,台灣特有亞種 H. c. formosanus 在台灣繁殖,多出現於中海拔山區,夏天記錄較多,冬季的記錄稀少,主要應為台灣的夏候鳥或有少量留鳥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