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是 「月份: 2021 年 7 月」 的文章

鷸科 Scolopacidae
小濱鷸 Little Stint
小濱鷸 Little Stint

小濱鷸 Little Stint

小濱鷸 (Little Stint) 是一種小型的涉禽,學名 Calidris minuta。於北歐、北極圈西伯利亞繁殖,冬天會往南遷徙至西南歐、非洲、印度等地度冬。由於非繁殖羽與台灣常見的冬候鳥紅胸濱鷸十分相近,並經常混棲,是台灣的稀有的冬候鳥、及稀有過境鳥

繼續閱讀

鷸科 Scolopacidae
紅胸濱鷸 Red-necked Stint
紅胸濱鷸 Red-necked Stint

紅胸濱鷸 Red-necked Stint

紅胸濱鷸 (Red-necked Stint) 又稱紅頸濱鷸、穉鷸,是一種小型的涉禽,學名 Calidris ruficollis,種名的ruficollis意思為紅色的頸部。主要於北極圈西伯利亞繁殖,冬天會往南遷徙至中國東南沿海、東南亞、澳洲等地度冬。紅胸濱鷸在台灣為普遍的冬候鳥,各地的海岸、鹽田、河口等溼地均有記錄,是台灣最常見的小型水鳥。

繼續閱讀

鷸科 Scolopacidae
黑尾鷸 Black-tailed Godwit
黑尾鷸 Black-tailed Godwit

黑尾鷸 Black-tailed Godwit

黑尾鷸 (Black-tailed Godwit) 又稱黑尾塍鷸,學名 Limosa limosa,廣泛分布於歐、亞、非及澳洲,在台灣出現的是 L. l. melanuroides亞種,本亞種於西伯利亞東部至戡察加半島繁殖,冬季則遷移至東南亞和澳洲地區,在台灣為稀有冬候鳥及不普遍的過境鳥。每年4月中-5月初;8-9月為最主要過境期。

繼續閱讀

雁鴨科 Anatidae
白額雁 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
白額雁 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

白額雁 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

白額雁 (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 學名 Anser albifrons,是一種大型的雁鴨科鳥類。學名的Anser在拉丁文中為鵝、雁之意,而種名的albifrons則由albi-(意思是白色的)和frons(額頭) 組合而成,意思就是有白色額頭的雁。

白額雁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夏季於高緯度的苔原繁殖,冬季會遷徙至南方度冬。朝鮮半島、日本、中國等地都有穩定度冬的族群。白額雁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多在河口溼地度冬。

繼續閱讀

䴉科 Threskiornithidae
彩䴉 Glossy Ibis
彩䴉 Glossy Ibis

彩䴉 Glossy Ibis

彩䴉 (Glossy Ibis) 學名 Plegadis falcinellus,成鳥全身大致為銅褐色,嘴長且向下彎,呈鎌刀狀。廣泛分布於歐洲、亞洲、澳洲等地。在台灣的生息狀態為迷鳥,過去僅有零星記錄,但2020年於屏東東港出現一群17隻並疑似有繁殖行為,未來是否會擴散至台灣並落地生根成為留鳥,有待繼續觀察。

繼續閱讀

雁鴨科 Anatidae
鴻雁 Swan Goose

鴻雁 Swan Goose

鴻雁 (Swan Goose) 學名 Anser cygnoides,為大型的雁鴨科鳥類,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在湖泊、溼地有零星少量度冬。學名的Anser 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 "雁",而cygnoides 的意思為 "像天鵝的",因此就是 "像天鵝的雁"。

繼續閱讀

水雉科 Jacanidae
美麗的凌波仙子: 水雉 Pheasant-tailed Jacana

美麗的凌波仙子: 水雉 Pheasant-tailed Jacana

水雉 (Pheasant-tailed Jacana) 學名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又稱「菱角鳥」、「鳳尾水雉」,棲息在低海拔的淡水溼地,喜好有浮水植物 (如菱角、芡實、蓮)的環境,常在浮水植物上行走,也常有「凌波仙子」的稱號。在台灣曾一度瀕臨滅絕,目前數量族群有回升,是台灣的不普遍留鳥,以台南官田附近最多。

繼續閱讀

依時間分類 Archive

Pin It o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