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鳥類名錄 Checklist of Birds of Taiwan
本名錄依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Taiwan Wildbird Federation) 鳥類紀錄委員會所修訂的 2020年台灣鳥類名錄編輯而成,共有674種,如果本站已經有小檔案者會將連結新增於本名錄,以方便大家檢索。
本名錄依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Taiwan Wildbird Federation) 鳥類紀錄委員會所修訂的 2020年台灣鳥類名錄編輯而成,共有674種,如果本站已經有小檔案者會將連結新增於本名錄,以方便大家檢索。
彩䴉 (Glossy Ibis) 學名 Plegadis falcinellus,成鳥全身大致為銅褐色,嘴長且向下彎,呈鎌刀狀。廣泛分布於歐洲、亞洲、澳洲等地。在台灣的生息狀態為迷鳥,過去僅有零星記錄,但2020年於屏東東港出現一群17隻並疑似有繁殖行為,未來是否會擴散至台灣並落地生根成為留鳥,有待繼續觀察。
黑尾鷸 (Black-tailed Godwit) 又稱黑尾塍鷸,學名 Limosa limosa,廣泛分布於歐、亞、非及澳洲,在台灣出現的是 L. l. melanuroides亞種,本亞種於西伯利亞東部至戡察加半島繁殖,冬季則遷移至東南亞和澳洲地區,在台灣為稀有冬候鳥及不普遍的過境鳥。每年4月中-5月初;8-9月為最主要過境期。
紅胸濱鷸 (Red-necked Stint) 又稱紅頸濱鷸、穉鷸,是一種小型的涉禽,學名 Calidris ruficollis,種名的ruficollis意思為紅色的頸部。主要於北極圈西伯利亞繁殖,冬天會往南遷徙至中國東南沿海、東南亞、澳洲等地度冬。紅胸濱鷸在台灣為普遍的冬候鳥,各地的海岸、鹽田、河口等溼地均有記錄,是台灣最常見的小型水鳥。
小濱鷸 (Little Stint) 是一種小型的涉禽,學名 Calidris minuta。於北歐、北極圈西伯利亞繁殖,冬天會往南遷徙至西南歐、非洲、印度等地度冬。由於非繁殖羽與台灣常見的冬候鳥紅胸濱鷸十分相近,並經常混棲,是台灣的稀有的冬候鳥、及稀有過境鳥
不能隨意出國旅遊的時候,不如就來好好整理照片吧。這篇文章分享了我過去幾年在東京旅遊所拍攝的東京都夜景,包含東京鐵塔、晴空塔、橫濱港未來21、東京車站等。
長鋏晏蜓 Gynacantha hyalina Selys, 1882 是台灣晏蜓科 ( family Aeshnidae) 長尾蜓屬 (genus Gynacantha)中最常見的一種。普遍分布於全台灣低海拔森林邊緣的水池,多於晨昏活動。
台灣與金門、馬祖地區曾有過記錄的蜻蛉目昆蟲 (包含蜻蜓和豆娘) 一共有157種,扣除一些多年沒有觀察記錄的種類 (可能已滅絕或早年的記錄有誤),目前在台澎金馬地區應該可以看到140餘種蜻蜓。
水雉 (Pheasant-tailed Jacana) 學名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又稱「菱角鳥」、「鳳尾水雉」,棲息在低海拔的淡水溼地,喜好有浮水植物 (如菱角、芡實、蓮)的環境,常在浮水植物上行走,也常有「凌波仙子」的稱號。在台灣曾一度瀕臨滅絕,目前數量族群有回升,是台灣的不普遍留鳥,以台南官田附近最多。
小白額雁 (Lesser White-fronted Goose) 學名 Anser erythropus,外型和白額雁十分相似,但小白額雁的體型較小,且在眼睛四周有一黃色的細眼環,是最重要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