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額雁 Lesser White-fronted Goose
小白額雁 (Lesser White-fronted Goose) 學名 Anser erythropus,外型和白額雁十分相似,但小白額雁的體型較小,且在眼睛四周有一黃色的細眼環,是最重要的特徵。
小白額雁 (Lesser White-fronted Goose) 學名 Anser erythropus,外型和白額雁十分相似,但小白額雁的體型較小,且在眼睛四周有一黃色的細眼環,是最重要的特徵。
鴻雁 (Swan Goose) 學名 Anser cygnoides,為大型的雁鴨科鳥類,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在湖泊、溼地有零星少量度冬。學名的Anser 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 "雁",而cygnoides 的意思為 "像天鵝的",因此就是 "像天鵝的雁"。
白痣珈蟌 Formosan Jewelwing Matrona cyanoptera Hämäläinen & Yeh, 2000台灣特有種白痣珈蟌是一種大型的豆娘,體長可達6-7 cm,過去曾被認為是Matrona basilaris,台灣的白痣珈蟌一直到2000年才由學者確認為是台灣特有的昆蟲。 外觀特徵 雄蟲合胸綠色,翅藍色,全身帶有金屬光澤,無翅痣。白痣珈蟌 (雄蟲)Matrona cyanoptera...
白額雁 (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 學名 Anser albifrons,是一種大型的雁鴨科鳥類。學名的Anser在拉丁文中為鵝、雁之意,而種名的albifrons則由albi-(意思是白色的)和frons(額頭) 組合而成,意思就是有白色額頭的雁。
白額雁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夏季於高緯度的苔原繁殖,冬季會遷徙至南方度冬。朝鮮半島、日本、中國等地都有穩定度冬的族群。白額雁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多在河口溼地度冬。
棋紋鼓蟌,香港稱為"三斑鼻蟌",體長2.3~3.0 cm,是台灣四種鼓蟌(Chlorocyphidae)的豆娘中最常見的一種。鼓蟌科豆娘在停棲時特徵是翅末端比腹部要長。前額有鼻狀突起。雄蟲全胸和腹部為黑色,有青色的花紋。翅膀末端有大片黑色區域,黑色區域中有數個透明的區域,在某個角度會呈現紫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