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磯鶇 White-throated Rock-thrush
白喉磯鶇 (White-throated Rock-thrush),學名Monticola gularis ,是一種分布於東亞的磯鶇,繁殖地在中國東北和俄羅斯多岩石的山丘,冬季遷徙至華南和中南半島等地度冬,白喉磯鶇在台灣的紀錄多零星於秋季出現於離島、海岸防風林,為稀有的過境鳥。
白喉磯鶇 (White-throated Rock-thrush),學名Monticola gularis ,是一種分布於東亞的磯鶇,繁殖地在中國東北和俄羅斯多岩石的山丘,冬季遷徙至華南和中南半島等地度冬,白喉磯鶇在台灣的紀錄多零星於秋季出現於離島、海岸防風林,為稀有的過境鳥。
鷦鷯 (Eurasian Wren),學名Troglodytes troglodytes,是一種體型很小的褐色鳥類,分布甚廣,普遍分布於歐亞大陸及北非,有28個亞種,在台灣出現為特有亞種,鷦鷯在台灣主要分布於高海拔山區,大多生活於灌叢底層,不易觀察,但到了繁殖期,常站在突出的枝條上見到牠們鳴唱。
野鴝 (Siberian Rubythroat),學名Calliope calliope,又名紅喉歌鴝、紅點頦,雄鳥有顯眼的紅色喉嚨。主要於西伯利、蒙古、朝鮮半島、日本北海道、中國東北等地繁殖,冬天至中國華南、中南半島、台灣等地度冬,主要出現於海岸、低海拔地區,是普遍的冬候鳥。
山麻雀 (Russet Sparrow),學名Passer cinnamomeus,台灣的山麻雀主要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據估計全台灣的族群數量少於一千隻,行政院農委會於2008年將山麻雀列為一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極需保護。
家麻雀 (House Sparrow),學名Passer domesticus,原生分布區域於歐亞大陸,但隨著人類的活動,現今全世界各大洲(除了南極洲外),皆可見到家麻雀的蹤影,是全球分布最廣泛的鳥類之一。台灣過去僅有少數幾筆家麻雀的紀錄,極有可能是搭乘輪船而來的迷鳥。
白喉針尾雨燕 (White-throated Needletail),學名Hirundapus caudacutus,是一種外型粗壯的雨燕,種小名的caudactus是由拉丁文的cauda (尾部)與actus (針) 所組成,以這種鳥尾羽末端突出的尖刺而得名。白喉針尾雨燕全身黑褐色,翼狹長,背部灰白色,有白色的喉部和尾下覆羽。
紫綬帶 (Japanese Paradise-Flycatcher) ,在台灣出現的有兩個亞種: 指名亞種為不普遍的過境鳥。於蘭嶼繁殖的黑綬帶,主要為夏候鳥。雄鳥在繁殖期時中央尾羽甚長,十分獨特,每當春過境出現於台灣時,總引起鳥友們的關注。
銅藍鶲 (Verditer Flycatcher),學名中種小名thalassinus 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像海洋般的藍色】,英文俗名中的【verditer】是用碳酸銅製成的一種藍綠色顏料、以及中文俗名中的【銅藍】等,皆是用來形容銅藍鶲特殊的羽毛顏色。銅藍鶲,為台灣的稀有冬候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