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鵰 Golden Eagle
金鵰 (Golden Eagle),學名Aquila chrysaetos,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大形猛禽,也是鷹科猛禽中分布最廣的一種。金鵰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歐亞大陸、北非、北美洲,台灣不是金鵰的繁殖或固定度冬區,過去出現紀錄稀少,近年僅有2021年10月底於馬祖東引/西引島一筆紀錄。
金鵰 (Golden Eagle),學名Aquila chrysaetos,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大形猛禽,也是鷹科猛禽中分布最廣的一種。金鵰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歐亞大陸、北非、北美洲,台灣不是金鵰的繁殖或固定度冬區,過去出現紀錄稀少,近年僅有2021年10月底於馬祖東引/西引島一筆紀錄。
西方澤鵟 (Eurasian Marsh-Harrier) 學名Circus aeruginosus,是一種主要分布於歐洲、中亞等地繁殖的澤鵟屬猛禽,冬季至非洲、中東、印度、斯里蘭卡等地度冬。台灣非主要分布地區,近年僅有2019年10月於屏東恆春龍鑾潭一筆紀錄。
鵲鴨 (Common Goldeneye),學名Bucephala clangula,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潛鴨,飛行時翅膀會發出獨特的聲響,有如吹口哨一般。鵲鴨普遍分布於北半球歐亞大陸和北美洲,主要於北方針葉林帶繁殖,東亞族群冬季會遷徙至日本、朝鮮半島、中國沿海等地度冬。台灣地區曾於冬季零星發現於海岸溼地,是台灣的迷鳥。
赤嘴潛鴨 (Red-crested Pochard) 學名 Netta rufina,雄鳥繁殖羽外型獨特,有著鮮紅色的嘴喙和眼睛,暗栗色的頭,黑色的胸腹部,白色的體色,十分顯眼。赤嘴潛鴨在台灣僅於1995年和2018年有過兩筆記錄,是台灣的迷鳥。
環頸潛鴨 (Ring-necked Duck) 學名 Aythya collaris,是中形的雁鴨科潛鴨屬鳥類,分布於北美洲,台灣於2019年-2020年首次記錄一隻度冬的環頸潛鴨,是台灣的迷鳥,外形和鳳頭潛鴨相似,但可從頭形、喙、體側等特徵區分。
灰雁 (Graylag Goose) 學名 Anser anser,是灰色雁鴨中體型最大的,翼上和翼下覆羽呈淡灰色,是辨識的重要特徵。普遍分布於歐亞大陸,於溫帶地區繁殖,在台灣的記錄稀少,主要出現在大型河口溼地,如蘭陽溪口、濁水溪口、高屏溪口等地。
川秋沙 (Common Merganser 或 Goosander),又名【普通秋沙鴨】,學名Mergus merganser,分類屬雁鴨科秋沙屬,分布於全北區,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寒帶地區繁殖,台灣過去曾記錄川秋沙的地點不多,是台灣的迷鳥。
白臉鷺 (White-faced Egret) 學名 Egretta novaehollandiae,是鷺科的鳥類,普遍分布於大洋洲 (澳洲、紐西蘭、印尼部份島嶼)等地,在台灣僅有1990年10月於高雄竹滬溼地有一筆記錄,是台灣的迷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