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頸鷿鷉 Red-necked Grebe
赤頸鷿鷉 (Red-necked Grebe) 學名Podiceps grisegena,大型的鷿鷉,有著明顯的紅色頸部,繁殖地分布於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台灣過去無紀錄,僅有2008年8月於馬祖北竿有過一筆迷鳥紀錄。
黑頸鷿鷉 Black-necked Grebe
黑頸鷿鷉 (Black-necked Grebe, Eared Grebe) 學名 Podiceps nigricollis,小型的鷿鷉,分為三個亞種,指名亞種 (ssp. nigricollis) 繁殖地西起歐洲,橫跨歐亞大陸至西伯利亞、中國東北。東亞族群冬季至日本、中國東南沿海、台灣等地度冬。台灣的黑頸鷿鷉多出現於海岸溼地魚塭、湖泊等地,為稀有的冬候鳥。
冠鷿鷉 Great Crested Grebe
冠鷿鷉 (Great Crested Grebe) 學名 Podiceps cistatus,大型的鷿鷉,分為三個亞種,指名亞種 (P. c. cistatus) 繁殖地於歐亞大陸溫帶地區,在歐洲許多地方為全年可見的留鳥,東亞族群冬季會遷徙至南方度冬,喜好湖泊、水庫等水域。冠鷿鷉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在金門有穩定的度冬族群。
白喉磯鶇 White-throated Rock-thrush
白喉磯鶇 (White-throated Rock-thrush),學名Monticola gularis ,是一種分布於東亞的磯鶇,繁殖地在中國東北和俄羅斯多岩石的山丘,冬季遷徙至華南和中南半島等地度冬,白喉磯鶇在台灣的紀錄多零星於秋季出現於離島、海岸防風林,為稀有的過境鳥。
黑尾鷸 Black-tailed Godwit
黑尾鷸 (Black-tailed Godwit) 又稱黑尾塍鷸,學名 Limosa limosa,廣泛分布於歐、亞、非及澳洲,在台灣出現的是 L. l. melanuroides亞種,本亞種於西伯利亞東部至戡察加半島繁殖,冬季則遷移至東南亞和澳洲地區,在台灣為稀有冬候鳥及不普遍的過境鳥。每年4月中-5月初;8-9月為最主要過境期。
紅胸濱鷸 Red-necked Stint
紅胸濱鷸 (Red-necked Stint) 又稱紅頸濱鷸、穉鷸,是一種小型的涉禽,學名 Calidris ruficollis,種名的ruficollis意思為紅色的頸部。主要於北極圈西伯利亞繁殖,冬天會往南遷徙至中國東南沿海、東南亞、澳洲等地度冬。紅胸濱鷸在台灣為普遍的冬候鳥,各地的海岸、鹽田、河口等溼地均有記錄,是台灣最常見的小型水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