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一個觀察蜻蜓路上的好朋友 – 秋寒煙

by | Last Updated: 9 月 30, 2022 | 自然攝影 | 0 comments

秋寒煙與小紅蜻蜓

僅以此文,紀念一個亦師亦友的老朋友:

十多年前還是學生的我剛開始對自然攝影產生興趣,秋寒煙是當時在自然攝影中心論壇上出沒的一個網友,因為常見他拍些基隆的野鳥和蜻蜓照片,自然印象深刻,而且第一次聽到【秋寒煙】這名字的人,大概很多都會和我一樣,覺得這是筆名,畢竟這名字聽起來,有如武俠小說中隱居於深山之中的不世高人。某一次參加蜻蜓板的板聚,是我第一次見到秋寒煙本人,驚訝的是知道秋寒煙是本名,本人長得有點粗獷,總是反戴著迷彩鴨舌帽,說話海派,十足作工人的外型著實和我一廂情願想像的武林高手有點落差(而秋大實際上也是從事運送重機械的貨車司機)。

但秋大令人驚訝的不僅如此,由於他運送重機械皆要在深夜進行,白天便成了他找蜓的時間,接下來的幾年,秋寒煙幾乎踏遍了全台灣的水域,尤其是他居住的基隆地區,什麼季節什麼環境會出現何種蜻蜓,可以說秋大是比許多學者專家都要更清楚了。2006年秋大在基隆深溪路一個水池 (後來命名為秋紅湖) 發現台灣新紀錄的的經過,我人住在南部沒能躬逢其盛,但在論壇上看著大家貼的照片和文章也是感到激動不已!

 延伸閱讀:長尾蜻蜓的神秘之家 基隆秋紅湖取名有感人故事 | ETtoday地方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我和秋大分隔南北兩地,雖然沒見過幾次面,但在網路上常和他聊著蜻蜓的情報,他總是丟來新拍的棲地照片,說著口頭禪:學長….感恩!2019年7月,我趁著有事得上台北,正好約了秋大去跑了二子坪、石門的幾個蜓點,雖然他行動不太方便,但仍然奮力帶我們在梯田上上下下指點我要去哪裡拍蜻蜓,那也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

一年多以後的2021年1月,當從其他蜓友那裡傳來秋寒煙過世的消息,心裡除了難過,不敢置信的我直到告別式才真的領悟到,秋大再也不會傳訊息來了。我和許多喜愛自然觀察的朋友也整理了許多和秋大相處的照片和故事,送給他的家人,有許多故事都是我沒聽過的,我實在是對秋大了解太少了。秋大的告別式上用了一張我在宜蘭草埤幫秋大拍的照片,他反戴著招牌迷彩鴨舌帽,微笑著看著停在手上的小紅蜻蜓,那種笑容,如果是投入熱情從事喜愛事物的人都會理解的。

最近幾個研究蜻蜓的朋友也利用秋寒煙大哥的觀察資料和照片,發表了台灣新紀錄種 Sympetrum infuscatum (Selys, 1883) 與另一個在台灣十分稀有的 Sympetrum darwinianum (Selys, 1883)。秋大以一個業餘愛好者的身份,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熱情所獲得的寶貴觀察資料,對科學研究也能做出許多貢獻,這也正是近年興起公民科學家的精神!近日臺灣蜻蜓學會 Dragonfly Association of Taiwan | Facebook即將成立,延續秋寒煙的這份熱情持續推動蜻蜓保育,相信秋大哥在天上看著,肯定也是像照片中看著小紅蜻蜓般露出他這招牌微笑了。

東方灰林鴞 Himalayan Owl

2006年自由時報地區版關於秋寒煙的報導

東方灰林鴞 Himalayan Owl

專注看著蜻蜓的秋寒煙

長尾蜻蜓 Sympetrum cordulegaster

秋寒標所發現的台灣新紀錄種:長尾蜻蜓 Sympetrum cordulegaster (Selys, 1883)

您可能也有興趣 Related Articles

Support us if you like this post

0 Comments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依時間分類 Archive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