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頸鴴 (Common Ringed Plover),學名Charadrius hiaticula,又稱【北環頸鴴】、【普通環頸鴴】,在中國稱為【劍鴴】。外型比在台灣常見的小環頸鴴 (Charadrius dubius) 東方環頸鴴 (C. alexandrinus) 要更加粗壯,亮橙色的腳為明顯的特徵。
環頸鴴可區分為三個亞種,指亞名種 (C. h. hiaticula) 主要於格陵蘭、冰島、加拿大東北、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區域繁殖,遷徙至西非度冬。在台灣出現的環頸鴴則屬凍原亞種 (C. h. tundrae) 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北方至俄羅斯北方繁殖,冬季至裏海、南亞度冬。
環頸鴴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和過境鳥,紀錄不多,多出現於海岸溼地。
一個環頸鴴,各自表述
鴴科鳥類在台灣與中國所使用的中文俗名容易令人混淆,整理如下:
學名 | 英文俗名 | 中文俗名 (台灣) |
中文俗名 (中國) |
Charadrius hiaticula | Common ringed plover | 環頸鴴 | 劍鴴 |
Charadrius placidus | Long-billed plover | 劍鴴 | 長嘴劍鴴 |
Charadrius alexandrinus | Kentish plover | 東方環頸鴴 | 環頸鴴 |
Charadrius dubius |
Little ringed plover | 小環頸鴴 | 金眶鴴 |
外觀特徵
環頸鴴,體長18-20 cm,外型比在台灣常見的小環頸鴴和東方環頸鴴更為粗壯,橙色的腳是重要的特徵,可以與台灣其他常見的鴴科鳥類區分。雌雄鳥外型類似,雄成鳥繁殖羽時喙橙黃色,尖端黑色。額白色,上喙基部的黑色往後經眼週及下方延伸至耳羽,形成粗大的黑色過眼線。頭頂黑色。頭部的黑色區域和枕部的灰褐色之間有一明顯白色眉線。背部、肩羽、腰、雙翼與尾上覆羽為灰褐色,頸側至前胸有一明顯的粗黑胸帶。雌鳥外型與雄鳥類似,但耳羽和胸前黑帶常雜有褐色。
非繁殖羽喙大多呈黑色,腳的橙色較不鮮豔。過眼線和胸環呈褐色。
辨識飛行中的環頸鴴
環頸鴴雙翼的飛羽基部為白色,飛行時可見明顯的白色翼帶。小環頸鴴的白色翼帶則較不明顯。
生態
環頸鴴繁殖期4-6月,依地區不同,在沙質或礫石灘地繁殖。台灣無繁殖紀錄,環頸鴴在台灣主要於冬季或過境期出現於海岸或河口溼地,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參考資料:
1. Wiersma, P., G. M. Kirwan, and P. F. D. Boesman (2020). Common Ringed Plover (Charadrius hiaticula), version 1.0. In Birds of the World (J. del Hoyo, A. Elliott, J. Sargatal, D. A. Christie, and E. de Juana, Editors).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Ithaca, NY, USA. https://doi.org/10.2173/bow.corplo.01
2. 蕭木吉、李政霖 (2014)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農委會林務局、台北市野鳥學會。
3. 劉小如、丁宗蘇、方偉宏、林文宏、蔡牧起、顏重威 (2012) 台灣鳥類誌 第二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