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琵鷺 (Black-faced Spoonbill),香港稱黑臉琵鷺,在台灣賞鳥者口中常取其與Happy的諧音,暱稱為”黑琵”。黑面琵鷺是全球六種琵鷺中數量最少的一種,是IUCN列名為瀕臨滅絕 (Endangered) 的物種。
黑面琵鷺主要於朝鮮半島繁殖,度冬地包含台灣、中國東南沿海、香港、澳門、越南等地,台灣為黑面琵鷺最重要的度冬地,主要在台南 (曾文溪口、四草、七股、北門)、嘉義 (鰲鼓、布袋)、高雄 (茄萣、永安) 等沿海溼地。根據2021年1月26日地台灣同步調查的結果,雲林-高雄度冬的黑面琵鷺數量為2848隻,以2020年全球普查數量4864隻來估算,在台灣度冬的黑面琵鷺佔全球族群一半以上。
黑面琵鷺的體型是六種琵鷺中最小的,嘴喙末端扁平,像飯匙形狀。面部裸露的皮膚為黑色,延伸至眼睛後方。全身羽色大致為白色,亞成鳥的初級飛羽末端和羽軸呈黑色。
亞成鳥的嘴喙顏色較淺,隨著年紀會變成全黑,上嘴會出現突起的皺紋。繁殖期時,黑面琵鷺的成鳥會出現冠羽,冠羽和胸口的羽毛有會轉為金黃色。

黑面琵鷺在台灣曾記錄過的地點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