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澤鵟 Pied Harrier
花澤鵟 (Pied Harrier),又稱鵲鷂,學名Circus melanoleucos,雄成鳥背面有黑色花紋所形成的三叉戟圖案。花澤鵟繁殖地在東北亞地區 (西伯利亞東部、中國東北、北韓),冬季至東南亞、印度等地度冬,花澤鵟在台灣為稀有的過境和冬候鳥。
花澤鵟 (Pied Harrier),又稱鵲鷂,學名Circus melanoleucos,雄成鳥背面有黑色花紋所形成的三叉戟圖案。花澤鵟繁殖地在東北亞地區 (西伯利亞東部、中國東北、北韓),冬季至東南亞、印度等地度冬,花澤鵟在台灣為稀有的過境和冬候鳥。
花鵰 (Greater Spotted Eagle) 學名 Clanga clanga,又稱烏鵰,是一種大型的鷹科猛禽,繁殖區分布於歐亞大陸從東歐往東至中國東北地區,冬季至南歐、中東地區、南亞、東南亞、中國東南沿海等地度冬。花鵰在台灣紀錄稀少,為迷鳥,在金門和馬祖地區則為稀有的過境鳥。
日本松雀鷹 (Japanese Sparrowhawk),學名Accipiter gularis,是鷹亞科的小型猛禽,具有較寬且較圓的翅膀和較短的尾巴。繁殖地在東北亞,冬季會遷徙至華南、台灣、東南亞等地度冬。日本松雀鷹在台灣主要在春秋兩季過境期出現,亦有少量度冬。
北雀鷹 (Eurasian Sparrowhawk) 學名:Accipiter nisus,是一種小型的日行性猛禽,分類為鷹科的鷹屬。牠們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繁殖於歐洲、亞洲和北非。北雀鷹主要以小型鳥類為食,以其靈活的飛行和敏捷的捕食技巧聞名。牠們具有纖細的身體和長而尖銳的翅膀,使牠們能夠在森林、草原和城市等各種環境中追捕獵物。北雀鷹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
灰面鵟鷹 (Gray-faced Buzzard),學名Butastur indicus,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於東北亞繁殖;冬天會到中國華南、東南亞、菲律賓、印尼群島等地度冬。台灣位於灰面鵟鷹遷徙的重要路線上,在每年的春天、秋天兩季,常見到鷹群過境,因此灰面鵟鷹在台灣又被稱為國慶鳥、清明鳥、掃墓鳥、南路鷹。
灰澤鵟 (Hen Harrier),學名Circus cyaneus ,雄鳥全身大致灰色,分布於歐亞大陸北方,冬季遷徙至歐洲南方、北非、中東地區、中國東南、韓國、日本、台灣等地。灰澤鵟在台灣紀錄多出現於河口、海岸附近的草澤、農田、草地等環境,為稀有的冬候鳥和過境鳥。
赤腹鷹(Chinese Sparrowhawk),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是體型很小的猛禽,飛行時和珠頸斑鳩差不多大,因此有【粉鳥鷹】的稱號。位於台灣最南端的墾丁國家公園,每年9月-10月常可見到大群赤腹鷹集結。趁著熱氣流成群盤旋,準備飛越巴士海峽,十分壯觀。
林鵰 (Black Eagle) 學名Ictinaetus malaiensis,是台灣繁殖的鳥類中翼展最長的一種猛禽。分布於台灣、中國東南、中南半島、東南亞等地。
金鵰 (Golden Eagle),學名Aquila chrysaetos,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大形猛禽,也是鷹科猛禽中分布最廣的一種。金鵰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歐亞大陸、北非、北美洲,台灣不是金鵰的繁殖或固定度冬區,過去出現紀錄稀少,近年僅有2021年10月底於馬祖東引/西引島一筆紀錄。
西方澤鵟 (Eurasian Marsh-Harrier) 學名Circus aeruginosus,是一種主要分布於歐洲、中亞等地繁殖的澤鵟屬猛禽,冬季至非洲、中東、印度、斯里蘭卡等地度冬。台灣非主要分布地區,近年僅有2019年10月於屏東恆春龍鑾潭一筆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