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秋沙 Smew
白秋沙 (Smew),又名【小秋沙】、【斑頭秋沙鴨】,學名Mergellus albellus,是一種小型的雁鴨科鳥類,雄鳥全身大致白色有黑色花紋,十分特別,台灣過去記錄稀少,是稀有的冬候鳥。
川秋沙 (Common Merganser 或 Goosander),又名【普通秋沙鴨】,學名Mergus merganser,分類屬雁鴨科秋沙屬,分布於全北區,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寒帶地區繁殖,台灣過去曾記錄川秋沙的地點不多,是台灣的迷鳥。
岩鷺 (Pacific Reef-heron) 學名Egretta sacra,是一種主要生活在礁岩海岸的小型鷺鷥,有較短的腳的較矮的外型。腳黃色至黃綠色,羽色有暗色型和白色型兩種外型,分布於東亞至澳洲、紐西蘭、南太平洋等地,在台灣是不普遍的留鳥。
長趾濱鷸 (Long-toed Stint) 又稱雲雀鷸,學名 Calidris subminuta,主要分布於亞洲,於西伯利亞繁殖,冬天會遷徙到南亞、東南亞、澳洲等地度冬,站立時身形瘦長,與其他小型鷸科不同,在台灣是不普遍的冬候鳥。
白臉鷺 (White-faced Egret) 學名 Egretta novaehollandiae,是鷺科的鳥類,普遍分布於大洋洲 (澳洲、紐西蘭、印尼部份島嶼)等地,在台灣僅有1990年10月於高雄竹滬溼地有一筆記錄,是台灣的迷鳥。
脊紋鼓蟌,體長2.1~2.4 cm,是台灣四種鼓蟌(Chlorocyphidae)的豆娘成員之一。鼓蟌科豆娘在停棲時翅末端比腹部要長。前額有鼻狀突起,是重要的特徵。雄蟲合胸黑色有淡黃色斑紋,腹部第一至第六節為橘色,背部中線為黑色,前翅末端有圓型黑斑。脊紋鼓蟌在台灣南部的局部地區有較固定的族群,喜好平緩的小溪、溝渠環境。
黑面琵鷺 (Black-faced Spoonbill),香港稱黑臉琵鷺,在台灣賞鳥者口中常取其與Happy的諧音,暱稱為"黑琵"。黑面琵鷺是全球六種琵鷺中數量最少的一種,是IUCN列名為瀕臨滅絕 (Endangered) 的物種。
不能隨意出國旅遊的時候,不如就來好好整理照片吧。這篇文章分享了我過去幾年在東京旅遊所拍攝的東京都夜景,包含東京鐵塔、晴空塔、橫濱港未來21、東京車站等。
長鋏晏蜓 Gynacantha hyalina Selys, 1882 是台灣晏蜓科 ( family Aeshnidae) 長尾蜓屬 (genus Gynacantha)中最常見的一種。普遍分布於全台灣低海拔森林邊緣的水池,多於晨昏活動。